初见土登次仁,是在宋庆龄基金会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主题活动的舞台上。聚光灯下,身着白色藏袍的他目光坚毅
初见土登次仁,是在宋庆龄基金会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主题活动的舞台上。聚光灯下,身着白色藏袍的他目光坚毅,向参会青年们动情地分享自己的故事:
“曾经的我像只广袤汪洋上的小船,无法预料变幻莫测的天气,无法绕开海上的礁石,时而被大风弄得晕头转向,时而又在礁石上撞出窟窿,但每次即将被大浪吞没时,总会有一道光指引我前行……”
(资料图片)
活动间隙,记者忍不住问他,“那道光是什么?”
土登次仁目光一亮,回答道,“那是生活中爱我的、给我帮助的人们。”
土登次仁在宋庆龄基金会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主题活动上发言
小学小考“状元”,初中考入拉萨最好的高中,高考以藏区排名前35的名次考入中央财经大学,这段“开挂人生”在土登次仁自己看来却满是曲折辛酸。小学时,土登次仁父母离异;初中时,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查出了肝癌,接连的打击让土登次仁的求学之路举步维艰。
母亲一个人打工维持家用,每天工作辛苦繁重,为了替母亲分担,还在读小学的土登次仁就学着像大人一样处理家务,洗衣、做饭、周末给邻居孩子们补课……家长会也从来都是自己参加,“我就是自己的家长”。别人午休时,他从不敢合眼,反复复习着不太理解的知识点,课堂上,他强迫自己克服长期缺乏睡眠带来的疲顿,打起十二分精神,如饥似渴地听讲、思考、做笔记。尽管成绩优异的他一直竭尽全力地战胜一次又一次磨难,但稚嫩的双肩终究难以扛起沉重的命运,越来越多的身边人劝他放弃读书,早日结婚成家。初中毕业那年,面对母亲的重病与生活的无尽磨难,在心中挣扎了很久的土登次仁终于下定决心,为了母亲、为了这个家,他要放弃学业。
“必须上学!”母亲严厉的回答让土登次仁格外惊讶。“很多亲戚觉得上学只要能认个字、记个帐,好找工作就行了;但母亲不一样,她说这些不重要,就希望我好好珍惜读书的时间。” 拮据的生活,丈夫的离去,生活再艰难,母亲也从未想过要让孩子放弃读书,“她从没抱怨过,从来没有。我有时候会在她面前抱怨生活艰苦,她就是一句‘只要能把学上完就好’。”土登次仁告诉记者,尽管母亲不识字,但她从儿子渴求的目光和优异的成绩里读出了土登次仁对学习的向往,因此她愿意用尽自己的力气供孩子把书读下去。弥留之际,母亲仍然顶着强烈的病痛在病榻上制作灯芯,希望能为儿子多攒下一些路费。
曾经的土登次仁从未想过能来北京上学。“在昌都的时候,我和母亲总觉得世界的尽头是拉萨,到了拉萨才知道,在那之外还有更远的地方,那是母亲从来没有见过的世界。”从拉萨到北京,对许多人来说也许只是从地图上的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但对土登次仁来说,这段两天两夜的硬卧旅程承载了母亲太多的期望。“必须上学,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和“你会一直是妈妈的骄傲”,是母亲临终前和他提起最多的话,回忆到这里,土登次仁的眼中好像攒着一面湖水。跋涉在漫长曲折的旅途上,历经了生活的反复捶打后,那个坐在列车上的青涩少年,把母亲的遗愿装进了行囊。
土登次仁接受记者采访
受母亲影响,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已经成了土登次仁的习惯。这些年,他的书读到哪,就把公益做到哪。为藏族孩子们义务补习、帮邻里乡亲盖房子、在村子里做普法志愿者、参加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每当土登次仁做这些事情时,就好像母亲还在身边,“母亲在的时候就常帮助身边的人,她告诉我一定要懂得感恩。”
土登次仁志愿结束后整理志愿服
“坎坷磨难对他是一种财富,让他向阳生长,并努力照亮他人”,曾经助强班的指导老师张琳琳这样描述她眼中的土登次仁。如今就读于中财大法学专业的土登次仁最喜欢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知识为乡亲们排忧解难,结合藏区同胞法律意识薄弱、劳务纠纷常见的现实状况,他无偿为乡亲们普及基础法律知识,教乡亲们如何“告状”。“有时候只是给乡亲们讲一点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就能帮助他们拿回自己干了十天半个月的血汗钱”,说到这里,土登次仁笑得格外开心。
在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在家乡做志愿者的土登次仁发现,许多乡亲因为不识字而不会买菜买药。为了帮助乡亲们,他决定在网上为大家订菜订药,到货后,土登次仁再挨家挨户送菜、送药。志愿的工作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土登次仁却从未想过放弃。“我也许干不了大事,但病毒都到家门口了,我不上就说不过去!”
“如果母亲还在,她也会这样做。”说到这里,土登次仁别过头揉了揉眼睛。
考入中财大后,土登次仁的校园生活充实而忙碌,参与助强班组织的讲座、辩论赛、分享会,和同学们一起做志愿、录视频、包饺子,参加十佳歌手比赛,担任学院足球队队长……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土登次仁逐渐解锁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除了这些,一如既往地认真听讲、做笔记,喜欢思考、问问题,土登次仁对学习一丝不苟的精神打动了当时教授宪法课的白斌老师。白斌老师常常会给他推荐一些书目,土登次仁读过后和老师交流感受、探讨内容,收获颇丰。土登次仁的舍友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给了他许多帮助,帮助初来乍到的土登次仁学习使用电子设备,帮他选课,给他分享学习资料,教方法、举例子……“觉得他认真、沉稳,有教养,人也友善,大家都喜欢他,网课时我们宿舍打电话轮番问候他。”舍友们这样解释他们帮助土登次仁的原因。
土登次仁和舍友合影
正如辅导员李孝文老师谈到的那样,“土登次仁对生活抱以热爱,这种热情也感染着身边的人,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只要你热爱生活,一定也会被生活所爱。”被生活所爱的土登次仁在中财大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如何去成长,如何去爱。
问及土登次仁毕业后的打算时,他毫不迟疑地脱口而出,“回藏区,回到故乡”。在他看来,北京是一座有着更多机会和可能的大都市,但家乡有着更多需要他的人。“家乡那边的乡亲主要遇到的(困难)还是劳务纠纷,和学院财经法治人才的培养方向特别贴合”,谈起当前阶段的学习,土登次仁说自己必须尽可能打好一个底子,好在以后更有能力去给需要的人们提供帮助,“希望将来可以为更多的藏区乡亲们提供法律援助,让更多人享受到我们国家很多很好的法律政策,让大家过得好一些。”说这话时,他的目光仿佛已经越过城市的楼群,看到了千里之外的雪山。
绿茵场上,土登次仁身姿矫健
“生活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土登次仁在那场主题活动结尾这样说到。这个来自高原的藏族小伙,在坚强与感恩的滋养下最终生长成一道光,用最温暖的自己回报这个世界。